2月26日,「香港綠色科技論壇2024」為首屆香港綠色周揭開序幕。現場不少香港初創企業參會人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期待能夠在內地尋求場景和供應鏈合作。也有一些來自國際和內地的綠色科技企業期待能夠在香港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並通過香港走向內地和全球市場。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綠色科技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和國際合作空間。單就香港本地而言,從現在到2050年,香港累計綠色低碳投資需求將達到5萬億港元,如何利用本地的投資需求來孵化本地的獨角獸企業,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此外,要考慮如何讓香港成為中國綠色企業出海和國際綠色科技企業拓展中國市場的視窗,如何讓香港充分發揮超級綠色連絡人的功能達成共識,解決這些問題會更有利於香港特區政府下一步形成更加具體的發展綠色科技的政策措施藍圖。
香港構建綠色科技生態圈的優勢所在
證券時報記者:綠色金融在推動香港綠色科技發展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您認為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是如何相互促進與高速發展的?
馬駿:香港在去年預算案中首次提出要打造成國際綠色科技與金融中心,計畫提出正當其時,也將為香港經濟和金融的發展注入新的、巨大的動力。
首先,推動綠色與低碳發展,落實《巴黎協定》是全人類最強的共識,在這個領域開展國際合作、推動香港利用全球技術和資金,助力國家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有巨大空間。
其次,香港有較好的綠色金融市場基礎,截至2023年9月30日,獲香港證監會認可的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基金共有200多隻,管理資產總值達1590億美元,在香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占亞洲市場超過三分之一。但是僅靠傳統綠色金融工具,是支持不了綠色科技發展的,比如綠色貸款、綠色債券,其投資人無法容忍較大的風險,所以需要在新的綠色金融工具方面有所突破,一定要引入PE/VC這種長線資金,並且能承受一定風險。此次論壇我們也在探討一個話題,香港特區政府能否成立一個母基金,用母基金的方式來培養更多本地GreenTech(綠色科技)的PE/VC基金,扶持綠色科技企業。香港需要一些更聚焦的以推動綠色科技為主的資金來源。
第三,香港確立了在2050年實現本地區碳中和的目標,早於內地2060年目標10年,所以應該可以在清潔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綠色建築等技術領域提早佈局。香港綠色科技的需求是巨大的,我的研究團隊最近剛做了一個預測,即在未來27年當中,香港的累計綠色低碳投資需求將達到5萬億港元,這個巨大的需求將反過來推動綠色金融和綠色科技的發展。
第四,近年來全球綠色經濟迅速發展,對綠色科技的需求將與日俱增,香港可以成為中國綠色科技企業出海的橋樑。由於香港的許多市場規則本來就是沿用OECD國家的慣例,中國內地企業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在香港的場景中落地之後,就很容易被其他國家所認可。因此,內地綠色科技企業可以通過在香港設立子公司、合資公司,然後以香港品牌對接國際市場,包括歐美、東南亞和中東市場。
第五,中國內地有巨大的碳中和場景,香港也可以成為外國綠色科技企業開拓內地市場的橋樑。香港可以用其開放的資本項目、法制化的商務邏輯、國際化的人才、優惠的孵化政策等優勢,加上與內地大企業和場景對接的便利,吸引一批國際綠色科技企業在香港落戶,並以此為基礎開拓內地市場。
政府引導構建場景,培養一批綠色獨角獸企業
證券時報記者:您認為香港特區政府在構建國際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方面還需要做哪些努力?
馬駿:我認為香港特區政府需要在綠色領域構建場景要素,這是相對於資金要素、技術要素、人才要素更加重要的一個要素。舉例而言,香港目前的各類交通運輸工具主要還是以燃油和天然氣為主,清潔能源占比不高。其實國內有些城市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經非常高了,但香港在這方面場景構建才剛剛起步。另外,國際上開始討論的零碳航空和零碳海運目標,也意味著香港的航空、船運、機場、碼頭等領域可以創造出許多清潔能源和節能技術可以應用的場景。
就以新能源車為例,這個市場並不是自發形成的一個綠色生態圈,它必須要由政府主導設定目標,規劃在多少年之內要把公車、政府公務用車全部變成新能源交通工具,制定逐年新能源私家車的滲透率,定完目標以後採取一系列措施推動落地。這個新能源公路交通的場景構建的過程中,就會涉及到如何生產或進口電動車,用哪些政策鼓勵購買電動車,如何保證充電樁的合理佈局,如何處理和回收電池等;也會涉及到要買多少氫能巴士,誰來運營,如何生產或採購綠氫,如何儲氫,如何運氫,建多少個加氫站,建立哪些安全運行的標準,這些場景、規則都是人為創造出來的,需要政府推動、組織、協調。有了這些場景以後就會有對落地香港的電動車、電池、充電、電池回收、氫能產業相關製造、氫氣儲運、加氫等領域的綠色科技的需求,從而培育和孵化一批綠色科技企業的成長。
香港還有一個巨大的場景就是四萬個樓宇的零碳改造。建築物是香港碳排放的最大單一來源,這些建築物的碳排放量約占香港碳排放總量的60%,所以建築碳減排是香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而這也成為不少綠色科技企業的關注點。可以通過政府主導的綠色建築標準、激勵機制、示範專案,結合轉型金融工具創造出一系列場景,來推動屋頂光伏、新型的建築材料、裝配式建築技術、AI為基礎的智慧管理系統、新型的BIPV技術、熱泵系統、建築儲能等技術在香港的落地。
要構建有利於綠色科技企業發展的場景,就需要改變目前的許多規則,以鼓勵綠色技術創新。比如,如果政府建築物要做節能改造,按照目前「安全」、 「不出風險」為導向的原則,自然就傾向於採購一些外國的成熟技術和服務,雖然很貴,但決策者不會為採用新技術出故障而承擔責任。但如果這種規則不做改變,即使有萬億的綠色採購需求,恐怕也支持不了幾個創新科技企業。政府和業界有必要反思一下,哪些規則阻礙了新技術和新技術企業的成長,應該如何打破。還可以考慮引入綠色技術性能保險等工具,來幫助技術採購方規避新技術可能存在的相關風險。
如上所述,未來27年,香港可能累計產生5萬億港元的綠色市場需求,如果本地場景構建得好的話,上萬億的訂單可以用於支援一批綠色企業,可能會培養出很多本地獨角獸企業。
加強協同,輻射帶動灣區綠色發展
證券時報記者:粵港澳大灣區對香港發展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有何積極影響?
馬駿:在綠色領域我國已經形成了三個非常有競爭力的產業——新能源設備、電動車、電池。但它們都面臨著如何擴大全球市場份額的問題,如果僅僅依靠國內市場是不行的,因為產能已經超過國內需求,而香港就可以成為這些企業向全球拓展市場的一個視窗仲介。
這次香港綠色科技論壇上,來自全球50家涵蓋可再生能源、綠色交通、迴圈經濟、綠色建築、低碳材料、碳捕集等多個領域的企業在論壇現場集中亮相,其中來自廣東的企業超兩成,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科技生態圈正在加速形成,不少擁有成熟技術的綠色企業,期待通過香港打開國際市場。
這些國內的綠色科創企業要出海,可能面臨對海外市場不熟悉,包括融資、國際標準、如何披露等問題。而香港有比較成熟的相關方面的服務體系,可以説明內地企業提供更符合國際標準的解決方案,也能推動企業在產品研發階段就考慮與國際市場對接。此外,內地企業有了在香港落地應用的背書後,會更容易進軍國際市場。
此外,海外的綠色科技企業如何進入到國內市場?比如歐洲有些綠色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但是本國市場規模很小,單位成本就會較高。如果通過香港能夠對接到大灣區的一個有規模的場景,跟香港的公司在大灣區成立一個合資公司,然後在大灣區進行展業,就能比較順利地進入國內市場。
幾年前,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聯合廣東、深圳、澳門等多個綠色領域的行業協會,共同發起了「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的合作機制。這個機制下建立了許多工作組,正在幫助企業進行國內外市場、技術和資金的對接。包括按照國際標準來支援相關專案的設計,並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融資。
明確界定和披露標準 防範假轉型
證券時報記者:轉型金融是否能有效避免企業的洗綠行為?
馬駿:洗綠概念是從過去綠色金融的討論當中演化出來的,是指有部分企業拿著綠色資金做不綠的事情。在轉型金融領域中,我們用一個新的詞表達,即假轉型。假轉型風險,指的是部分號稱要做轉型經濟活動企業到金融機構獲取轉型融資,但最後卻沒有實現承諾的轉型目標。
為了防範假轉型活動,必須要對轉型活動有比較明確的界定標準和披露要求。我認為,這兩項是防範假轉型最主要的制度安排。其中,界定標準在中國語境下主要指的是轉型目錄,它是一張大表。比如,包括湖州、重慶、上海、河北等七個地方政府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轉型目錄。這些目錄都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現,這張大表裡面按照高碳行業來分類轉型的經濟活動。湖州去年7月份發佈的湖州版轉型目錄可作為一個典型的代表,其總共106項技術路徑,都是政府認可的轉型活動。如果在這個表裡面去找轉型活動,通常假轉型的風險會比較小。但目錄還不足以成為防範洗綠的全部要素,除了目錄之外,還必須輔之對轉型主體的披露要求,即要求轉型主體必須要披露有完整的企業層的轉型計畫、科學的短中長期減排目標、碳排放資料、監測體系、治理安排等。
對已有目錄的地方,當務之急是金融機構要建立運用目錄來識別轉型活動的能力,轉型企業要建立編制轉型方案的能力。對中央監管部門來說,應儘快出臺覆蓋全國的轉型金融目錄,以免出現過長時間的「標準真空」。
來源:證券時報
責編:萬健禕
校對:彭其華